11月29—30日,广东教育学会2024年度学术讨论会在肇庆召开。本次学术讨论会以“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主题,引导一线校长教师积极参与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推教育强省建设。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傅湘龙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
李璧亮在讲话中指出,今年对教育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召开了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广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扭住建成教育强国这个总目标,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教育强省建设具体要求,以“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和“双百行动”为牵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李璧亮表示,本次学术讨论会聚焦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主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校长、园长、教师同聚一堂,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体现了广东教育学会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担当作为,彰显了学会在推动我省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学会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加强与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协同,继续办好学术讨论会、校长论坛等活动,努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库,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傅湘龙在致辞中谈到,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其中,高质量教研体系是重要的内容。2020年以来,广东以“省-市-县-校”一体为统筹,推进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富有广东特色的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路径,推动全省教研员数量从2020年的2308人,到2023年底的5577人,三年多时间增长幅度超过140%。创新教研组织与模式,建设了四批372个省级教研基地项目,组织开展131场“南方教研大讲堂”、“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等。
傅湘龙表示,广东教育学会作为推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联系广大教师、校(园)长和专家学者的桥梁、纽带,也是各级教研机构和广大教研员的沟通交流平台。广东教育学会系统和教研系统,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拥有共同的目标任务、职能定位具有互补性,希望广东教育学会系统与教研系统,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加强联系、加强交流、加强协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广东教育及教研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路致开幕辞时提到,广东教育学会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围绕我省教育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育人方式变革,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本次学术讨论会以“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主题,围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新样式”“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县域中学振兴行动的新路径”三大专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引导校长和老师们积极参与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肇庆市教育局局长谢先群在致辞中表示,肇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把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我省数字教材第一个试点市,肇庆市数字教材使用的活跃度一直都稳居全省前列,教师使用率为94.30%,教师创建资源13000多个。肇庆将整体推进区域各学校教研活动,探寻新课标新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效实施。这次广东教育学会2024年度学术研讨会放在肇庆举行,“以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主题,汇聚了省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一定能为学校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启发,为推动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术讨论会上,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作题为《数字化开辟(赋能)的教育新赛道在哪里》的主旨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教授作题为《如何理解,如何行动,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变与不变》的主旨报告。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遇到重点难点问题,学术讨论会紧贴一线需求,开设“立德树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新样式”“铸魂强师·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质扩优·县域中学振兴行动的新路径”三个专题分会场,来自北京、湖南、湖北及省内的名校长、名教师带来9场专题报告,15名一线优秀校长、督学、教研员和教学名师代表在“育人星空”栏目作专题发言。此外,还有三场圆桌会议,呈现我省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样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和育人能力提升的新局面,以及县域中学振兴行动路径的新实践。
本次学术讨论会由广东教育学会主办,肇庆市教育局协办,肇庆市教育学会、广东肇庆中学、肇庆中学附属小学、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据悉,学术讨论会是广东教育学会64年来不断打造、发展的学术研究品牌,至今已举办41届。
会上,还举行了颁奖典礼,颁发2024年度学术讨论会征文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