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振华教育研究院官网!
联系我们

广东振华教育研究院

电话:020-28142399

邮箱:http://www.zhenhua.net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大道北151号5楼

教育新闻

东莞:点亮科技之光,“搏”出创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4-10-22人气:

10月18日至19日,“科创未来,强国有我——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举行。

时隔一年,秉持高立意、高规格、高质量原则,这届科技节带来很多惊喜:
更有力的组织——围绕学生创新发展的“问—思—研—创”这一主线,从去年的“1+1+8”模式升级为今年的六大板块共十四项活动,创意更多,形式更新,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厚植科技报国情怀的针对性更强;
更丰富的内涵——全市中小学同上“科创思政课”,探索“科创思政”立德树人新机制;举办“好问题”大赛、开展“科创之星”认定,强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遴选首批实验校,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今年科技节“跳出活动办活动”,着力拓展科学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更开放的格局——从“四地”到“十一地”,东莞以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以推动共同进步和发展为使命,持续扩大跨区域交流范围和影响,深入构建跨区域的优质科学教育生态,推动科学教育协同发展。
“科创未来”的具象化
在“探大国重器”研学成果展,同学们对着中国空间站、港珠澳大桥、散裂中子源、海南环岛高铁等大科学装置、大工程模型侃侃而谈;“三模一电”展示活动上,航空航天、航海模型、车辆模型等高水平科技成果酷炫十足,令人眼花缭乱;“含科量”十足的新颖运动会,千名学子拼脑力、拼手速,展现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围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这一核心,以“问—思—研—创”为发展主线,科技节已逐渐成为“科创未来”的重要载体。
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都是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始。东莞市教育局自今年7月启动的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以近5000个投稿作品和两百万量级的网络展示互动,率先“引爆”科技节。
“选手们提出的问题都相当好,不仅贴近社会热点、生活实际,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先进性和现实性。”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文尚胜受邀担任决赛评审,他表示,“所有的创新和发明都来源于问题,这次东莞市举办‘好问题’大赛的意义重大,而且据我所知东莞也是广东省内第一个举办‘好问题’大赛的城市,为东莞点赞。”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第一名、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新之星、获实用新型专利……为促进东莞中小学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市教育局开展了“科创之星”认定工作,共有269名学生符合认定条件。经由科研专家、高校教授组成的评审团评选出的“十佳科创之星”,由东莞市副市长黎军现场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寄语勉励,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评选只是一种形式,深度挖掘具有原始创新潜力的中小学生才是目的。对“好问题”大赛的获奖学生进行小院士联合培养,对“科创之星”建立成长档案,做好各阶段发展的动态跟踪管理,东莞聚焦学生的个体特长培育和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积极探索实施科创人才的贯通式培养。
先行先试塑造新标杆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教育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此次科技节启动仪式上,黎军指出,要把握大势、紧跟时代,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的新方式、新场景,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今年,东莞先后入选广东省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10月,市教育局开始分批遴选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学校,试点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并在科技节上公布了首批10所实验校名单,以点带面加快推动东莞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步伐,推动东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城市特色的东莞,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先行先试,打造特色,努力塑造标杆。
以思政教育为主题主线,以科学教育为内容载体,东莞创新立德树人工作新机制,探索“大思政”课育人新样态,打造了“科创思政”特色品牌。作为今年科技节活动的一大亮点,全市中小学生同上一节“科创思政”课以线下+线上形式同步开展。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以“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为主线,三位老师,分别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带来三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堂,通过感悟我国科技发展历程、认识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了解自主研发故事,引导青少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立志科技报国。
有专家点评:这三节课是前沿科学普及、创新意识启蒙、学习动机激发、正确价值引导的开拓性、有意义的尝试;是融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人生价值、人格品质、课内课外、实践创造于一体的大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尝试。“教学从理念到设计、从思想到艺术、从认知到实践、从现实到未来、从学校到社会、从一师到众师,构建起一个大思想、大师资、大综合、大资源、大体验的生动鲜活、情感饱满、能量澎湃的活力思政课堂。”
打造跨市域科学教育共同体
2023年9月,东莞联动香港、澳门、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了首届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系列高水平活动点燃师生科学热情,四地交流也成为融合共进的一个注脚。
近年来,东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不断探索教育交流与合作路径、深入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与香港、澳门、新疆图木舒克市等地之间架起一座坚实而稳固的教育文化交流桥梁。
今年2月,东莞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并被选举为第25协同组组长单位。因此,今年科技节跨区域交流的“好友圈”加倍扩大,在去年基础上新增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浙江(台州市椒江区)、重庆(渝中区)、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以及广东揭阳市、韶关市等地,让十地师生跨越山水阻隔,共赴东莞这场科技盛宴。
科学课上,同学们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访草木染中的传统美学,也借助显微镜走进微观世界;教育沙龙上,百名教师代表分享各自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亦与专家面对面,共同探讨未来科学教育的新动向和新路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里,同学们认真了解当下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及大科学装置,深入认识现有的公共技术平台是如何为科研创新提供强大支撑……两天时间里,来自十地的朋友们与东莞师生一起,过得既充实又快乐。来自澳门培正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小何,在东莞第一次体验了草木染,他给自己作品取名“北极光”,希望和更多同学一起追寻科学之光。
通过科技节,东莞从常态上搭建一套科学教育的交流、教研和竞技平台,创造各种条件共享跨区域的优质科学教育生态。以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未来东莞还将发挥带头作用,推动实施协同组“五个100”工程,即开发100门科学教育普及课程,打造100个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培育100名科学教育领航教师,共育100名少年科创英才,孵化100所科学教育实验学校,打造协同组科学教育共同体,积极推动与港澳台科学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科普援疆”“科普援铜”等系列行动,不断提高东莞科学教育辐射力和影响力。